师生随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师生随笔 > 正文

杨秋莹 新与旧的思考

作者编辑:admin 点击次数:2682次

新 与 旧 的 思 考
———教学节感悟

杨秋莹
2007年10月9日,我校“教学节”隆重开幕,数百名教学专家、教学能手光临我校,对我校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指导,为时一天的指导活动是短暂的,但是对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有很大的收获,同时对于提高我校的知名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们听了初中英语教研组长王正民的一节师范课——初中英语第六册Lesson27《Good food, good health》。朱永弟老师和张隆霞老师给了高度的评价:1、主线明确,首尾呼应,中心突出;对食品类单词的归纳很到位。2、让学生去理解课文,把握课文,作为阅读理解课,这一课的基本路子正确。3、教师在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上下了很大的功夫。4、多媒体的运用合理,为学生服务而使用,并及时归纳。5、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学习的目的性很强,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我们还听了初一英语教师刘君芳的两节课,在不同班级的同一节课,其中一节是改进课。她能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使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我们大家(包括专家在内)都很受感动。
最后,朱老师还给我们做了关于“如何培养学习兴趣”的报告,他强调要让学生崇拜你,要让他们愿意听你的课,讲课要有自己的风格。拓展知识点要到位,不要浅尝辄止。要把写作放在平时,经常练习,说英语和写英语是不一样的,写是英语的重要练习之一,让学生写他们生活中的人和事,要多练记叙文,中考以记叙文为主。在平时的训练中,把语言点摘出来,让学生翻译,练习写作。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学生,帮助学生,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善于研究,让学生学习快乐。
一天的活动结束了,静静的思考:一些非常简单而又普遍的问题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学生要学习什么?学习是为了什么?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单词?让初学者去深究语法知识?陈旧的教学方法来自陈旧的思想观念,来自陈旧的管理方法。“师讲生听,师写生抄,师问生答。”是我们多少年来传统的教育方法,“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教师、学生的命根。”是我们多少年来传统的管理方法。教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学生的发展与素质成了课程的副产品,这完全是对课程价值观的扭曲。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中,我们使用一刀切,一勺烩,一锅煮的大众教法,加班加点的满堂灌,我们的“产品”有的是高分低能,有的甚至是低分低能;有的是情感麻木,有的甚至是道德沦丧,他们只能算是“社会残次品”。我们这些“产品”的制造者――教师,默默无问,任劳任怨,遨游题海,精疲力竭,多数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病。这种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是极不健康的,这些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制约着社会的发展。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是:我们的教育与管理只是一种短期行为,是专制的,机械的,单向的,封闭的,孤立的,萎缩的。马加爵案件的发生,非常值得我们深思,是我们教育失败的一个血淋淋的例子。不按规律办事,必定受到规律的惩罚。因此不符合规律的教育教学方法,应当以于革除。
我觉得在现代发达的现今社会里,教师的角色需要转换,从学习的意义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生活上的益友,这样,教师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配合学生,真正为学生的学习着想,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学当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如何让学生积累知识,运用知识,培养语感;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等方面。在教学当中注意培养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提高写作水平等等,都需要认真思考,需要在教学中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施。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我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形成了什么能力,解决了什么问题。这样可以从另一方面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让学生通过读书、观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情况,自己去发现问题,学会质疑,小组同学互相帮助去解决问题,把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


新课程的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在新课程的知识观、新课程的学生观、新课程的学习观、新课程的教学观和新课程的评价观五个方面。概括地说,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本,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突出了教育的根本价值,内在价值。因此,我们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使之具有发展后劲。教学中,不仅要在课堂上与生、与师、与教材的互动中进行“学中做”,更要在活动中、合作中、探究中进行“做中学”,使学生在多元互动中调空自我、改变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乐趣、当成享受,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主动,而且能把学习与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发展的志向祖国的需要联系起来,有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改“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栏目导航